3月23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中宣部副部长洪大用,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宣部理论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437ccm必赢国际手工艺术学院陈日红教授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洪大用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长江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明溯源是对根本的追求,更是对未来的保护,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自觉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资源,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更强大的力量。
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等5位专家作主旨演讲。研讨会上,陈日红以《长江中游荆楚地区史前陶器文化的演变》为题作主题发言,以荆楚大地上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中所出土的史前陶器研究成果为案例,指出陶器不仅是人类的主要生活器具,且以其材质的稳定性而成为人类智慧的物化载体,真实记录着远古以来的灿烂文明。制陶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手工业的开始,中国陶器的技法与艺术表现,深蕴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文化精神。
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交流观点、启迪思想,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从历史脉络到现实启示,从考古遗存的精微解析,到对文明演进规律的宏观把握,彰显出了长江文明所具有的创造性、独特性、连续性、规律性,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特性,也展现了她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乃至人类文明体系中所拥有的特殊地位。
会议现场
陈日红作主题发言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