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清明前夕,实验艺术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担当”清明祭扫活动。通过敬献白菊、庄严宣誓、红色宣讲、参观纪念馆等环节,师生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坚定理想信念。此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盈带队,辅导员彭捷主持。
下午3时,师生列队肃立于施洋烈士雕像前。学生代表手持白菊,依次缓步上前,将鲜花轻放于雕像基座前,以朴素之举表达对先烈的无限追思。伴随着低沉肃穆的《献花曲》,全体师生脱帽默哀两分钟,陵园内梧桐静立,唯有春风拂过枝叶的沙沙声,仿佛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敬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施洋烈士雕像下,师生党员面向鲜红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入党积极分子列队观摩,神情庄重。学生代表陈妮娜感慨道:“站在烈士长眠之地宣誓,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党员’二字的千钧重量。我们将以行动践诺,不负时代重托。”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集体走进施洋烈士纪念馆。通过泛黄的历史照片、珍贵的手稿信件及革命文物,深入了解施洋烈士从热血青年成长为革命先驱的光辉历程。一幅幅斑驳的史料、一幕幕复原的场景,将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娓娓道来,让师生们深刻体悟到“信仰如磐、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活动尾声,杨盈作总结讲话。她指出,革命先烈以矢志不渝的忠诚铸就民族独立丰碑,用热血青春铺就国家富强之路,这份精神遗产需要我们在躬身力行中接续传承。当代青年要铸牢信仰之基,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淬炼担当之勇,在时代浪潮中勇立创新潮头;厚植家国情怀,以知行合一的奋斗姿态践行初心使命。她号召作为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要以革命先烈精神为灯塔,既做红色基因的“艺术传承者”,更做时代命题的“创新答卷人”,用有筋骨、有温度的艺术实践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强国复兴征程中书写属于艺术青年的信仰诗篇。
苍松翠柏掩忠骨,春风化雨润初心。此次祭扫活动以仪式教育筑牢信仰之基,以沉浸学习厚植爱国情怀,激励师生在艺术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以昂扬姿态谱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