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延展和深化“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育人实效,4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4级本科生代表40余人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聆听“思政+艺术”多学科共融教学创新课,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让青年学子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此次教学创新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阮瑶与绘画学院教师许捷欣联合讲授,李宜轩等来自各院系的6名学生代表同台展示,以“抗战的‘旗帜’——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伟大壮举”为主题,从抗战文物切入,通过“画”“讲”“展”“演”等形式,创设师生情景交融、同台互动讲演等教学环节,将历史元素、艺术元素等融入课程内容,打造了一堂沉浸式、体验式、演绎式的特色思政课,让青年学子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抗战精神。
在现场实践教学中,师生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这里是毛泽东同志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办公地兼居所,展示了他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以及他在武汉期间的重要事迹和思想。置身毛泽东同志旧居之中,师生们仿佛看到毛泽东同志深夜点燃昏暗的煤油灯,伏案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身影,以及仁人志士齐聚于此共话国情局势的情形……
本次活动充分挖掘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政教育,在“师”与“生”、“讲”与“听”的角色交互中,在“思政”与“艺术”的互通互融中,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研修”的创新结合中,切实展现了思政课的浓厚魅力,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也是学校推进“场馆里的思政课”品牌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