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湖北美术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万里驰个人艺术展“行行重行行”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与437ccm必赢国际联合主办,展期从4月11日持续至5月5日 ,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业内专家及高校师生前来观展。
开幕式上,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437ccm必赢国际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秀勤,策展人孙振华依次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万里驰的艺术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深刻解读。万里驰本人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与灵感来源。
走进展厅,观众们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创意与哲思的艺术世界。万里驰的作品在形式与材料运用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雕塑与公共艺术的边界。这些作品有的以独特的造型展现出对空间的探索,有的通过材质的碰撞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与思考,每一件都像是一个坐标,标记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足迹。
此次展览不仅是万里驰个人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高校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实践搭建了交流的桥梁。它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高校教师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为雕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随着展览的成功举办,相信万里驰的艺术创作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引发关注与讨论,激励更多艺术从业者在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437ccm必赢国际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秀勤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
艺术家万里驰
合照
艺术家简介
万里驰,1976年出生于江西上饶,2001—2006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06—200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2018—2019年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至今任教于437ccm必赢国际雕塑系,副教授。2013-2024年,先后骑行至鄂藏尼高原、中朝俄边境、环台湾、欧洲、滇藏、鄂东、青海、川藏、鄂西等地。
作品曾在“城市流体-武汉双年展”“第十二、十四届全国美展”“东方·经纬第十六届中韩雕塑展”“‘回收设计与碳中和’手工艺作品展”“‘百分百’- 武汉·2021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第一、二、三届湖北省青年雕塑大展”“首届中国写意雕塑作品展”“台湾第七届国际袖珍雕塑展”“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沧海一‘塑’- 中国当代雕塑作品邀请展等展览”展出。
作品曾入选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第一、二、三届湖北省青年雕塑大展“十佳奖”,入选第一、二批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作品被湖北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介绍
《大梦》
630cmX240cmX30cm
综合纸浆、树枝、工具板
2024
《不倔1》
180cmX210cmX50cm
综合纸浆、铝丝、铁丝网
2025
《应和系列》
300X300X310cm
综合纸浆,钢丝网,不锈钢丝
2022-2024
《渡》
55cmX20cmX300cmX3
纸浆、螺栓、链条、废旧铁具
2015
《真言》
40cmX1800cmX6
纸浆、铁丝、木板
《幻影-欲》
120cmX115cmX270cm
综合纸浆、水泥、油漆桶、铝丝、螺栓
2016
《幻影-己》
75cmX79cmX68cm
竹椅、综合纸浆、铝丝、螺栓
2013
《落影》
15X15X5cm
铁丝、宣纸
2019
《生命的形态6》
52X20X20cm
青铜
2020
《穷徒》
118cmX72cmX35cm
纸浆、螺丝扣、亚克力
2014
《对影》
50cmX50cmX260cmX3
综合纸浆、铝丝
2014-2024
(责任编辑:陈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