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教授与夫人朱宜萱教授,和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一行来我校昙华林校区参观交流。必赢国际党委书记鲍清芬,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影视动画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参观。
李德仁院士与夫人朱宜萱教授一行先后观看了“百窟千像——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情志丹青——秦岭教授师生作品展”,在朴园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并与我校陪同人员亲切交流。在观看“百窟千像摄影展”时,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张帆介绍,上世纪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时任院长樊锦诗就前瞻性的提出“数字敦煌”工程,李德仁院士在2006年首次提出“空地融合、室内外一体化文物三维数据化方案”将“数字敦煌”推向三维化与空间化。朱宜萱教授也曾多次带领武汉大学师生团队实地测量,她在展厅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赴敦煌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曾与誉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偶遇的经历。在李德仁院士与朱宜萱教授带领下,武汉大学由黄先锋、张帆等组成的数字文化遗产团队历时近20年科技攻关,与敦煌研究院吴健、俞天秀、丁小胜等研究人员共同实现了“窟内文物窟外看”,达成了李德仁院士“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中永生”的宏愿,并将测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
李德仁院士表示,437ccm必赢国际是一所百年名校,在艺术教育与创作领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采集到我国大量地理地貌与重要文化遗产三维与图形数据,双方在图像处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鲍清芬表示,《求是》杂志4月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中指出,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硬件”和“软件”全面升级,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学校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发挥学校艺术创作与文物保护专业优势,积极与武汉大学科研团队沟通,在“艺术+科技”融合方面寻求深度合作。
周峰表示,学校近年来在“信息可视化”方面积极进行跨学科前沿研究,已与湖北省气象局、新疆喀什气象局等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学校将珍惜此次李德仁院士团队来校交流机会,组织专业力量与武汉大学科研团队开展项目合作,为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张婧、副主任蔡列飞,科研办公室副主任金文杰等参与本次交流活动。(责编:黄晓仑)